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发电机网   请 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 政策法规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7月23日要闻回顾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7月23日要闻回顾

时间:2015/7/30 14:57:00   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添加人:admin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7月23日要闻回顾:

  【图解】新能源特区为何选择江苏(图)

  图解:《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5年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微电网建设指导意见落地 将出台储能配套文件

  【聚焦】能源消费市场的革命(图)

  智能电表企业怎么玩转能源互联网?

  互联网+南瑞怎么玩?(图)

  国网(安徽)2015年第四批物资单一来源(同配同价)成交结果公示

  中国国家电网拟745亿投资尼日利亚输电项目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持续向好 铅酸电池地位岌岌可危

  建立一个”新能源特区“,在其中进行可再生能源智慧并网实验,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发展瓶颈、能源转型的一个绝佳思路。

  北京,2015年7月15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举办“能源革命情景研讨会”,并于会上发布《江苏有可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路线图》报告。该报告指出:江苏省完全有能力通过实施智能电网技术,在2020年实现30GW光伏、30GW风电和3GW生物质能的装机量,达到原装机目标的三倍。绿色和平认为,在替代煤电满足江苏省新增电力负荷的前提下,可再生能源“智慧”并网也能够有效降低电网扩张所需成本,帮助江苏迈出东部能源转型的第一步。

  报告《江苏有可能》的内容非常详实,但通过下面这张信息图,即便没有亲临发布会现场的朋友们,也能快速了解到这份报告的精华部分。

  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 ,对新能源微电网的定位、目标、类型、技术标准、项目程序等逐一做出了规定。在当前 新电改酝酿待发、光伏等分布式能源热度渐增的背景下,该意见的推出,不仅细化了新能源微电网的下一步发展,对我国新能源乃至未来能源整体结构的布局与调整,均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此,电力行业资深人士评论指出,《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于厘清“智能电网”概念,明确原则、重点任务与方法至关重要。今后无论是现代电网,还是智慧电网,“一些过去似是而非的提法可以休矣”。

  据了解,当前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目的是要进一步提高电网接纳和优化配置多种能源能力,同时推动清洁能源、分布式能源的科学利用,全面构建安全、高效、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并带动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能源科技和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

  此次《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十项主要任务,重点也是围绕“建立健全网源协调发展和运营机制,全面提升电源侧智能化水平;增强服务和技术支撑,积极接纳新能源;加强能源互联,促进多种能源优化互补;构建安全高效的信息通信支撑平台”等问题进行布局,而最终我国的智能电网,就是要构建一张“实现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的重要手段”的能源互联网。

  能源战略彻底转型

  我国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始于2009年前后,当时全球正在掀起一轮智慧地球热潮。受此启发和影响,我国相关企业以及研究机构也陆续加入到这一行列。由于缺少参照和借鉴,最初的智能电网,概念模糊、设计超前,模式及规模甚至远大于互联网。

  国家电网公司算是国内最早开始实施智能电网布局的企业之一,其提出的“坚强智能电网”,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完善,已经十分接近国家两部门提出的智能电网实质性内容,但以特高压为主的特定内容又使其似乎偏离智能电网的核心。

  在最近一次的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上,国际智能电网产业联盟理事会理事武建东表示,我国智能电网在2009年之所以做不起来,有很多原因,其中一点是把它作为科技创新、科技示范的概念来讨论,如果要把智慧能源推到另外一个高度来讲,就必须上升为国家战略。

  武建东所说的另一个高度是指能源发展的顶层设计。近年来,我国已经发布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这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决心用48亿吨标准煤来实现大约100万亿元的GDP总量,“未来几年,中国最重要的就是能效问题,能效革命与智慧能源、智能能源相结合,我们就可以把这样一个概念作为国家战略配合整个战略转型来实现”。

  业界期盼已久的微电网指导意见终于落地。昨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鼓励联网型、独立型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并提出具体技术要求和数量要求,2015年各省申报1-2个示范项目。分析人士指出,意见中没有提出具体项目补贴,对行业是规范性利好,也能促进新能源消纳,倒逼电改,整体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

  配套政策方面,能源局表示,将结合项目经济性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支持政策,鼓励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支持新能源微电网建设和运营的政策措施。

  根据《意见》,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目的是探索建立容纳高比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输(配)储用一体化的局域电力系统。可依托已有配电网建设,也可结合新建配电网建设;可以是单个新能源微电网,也可以是某一区域内多个新能源微电网构成的微电网群。

  《意见》指出,新能源微电网是"互联网+"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对节能减排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电网配售侧向社会主体放开的一种具体方式,推进电改和新能源发展。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政策研究部主管彭澎告诉上证报记者,该意见首先是为完成"十二五"的目标。《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3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而由于成本较高目前微电网在建及已建成项目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因通常需配套储能,且电价成本较高,此前业界普遍预期微电网项目将获得一定项目补贴,但此次指导意见中并未提及。有关人士向上记者透露,下一步将出台一个储能的配套文件,不过由于财政原因也未提及补贴。

  "目前这个微网的示范项目,报送条件,如微网内可再生能源装机与峰值负荷功率比值达50%以上是比较高的,一般还不好申请。"彭澎说,没有补贴,对愿意长期投资微网和储能开发的企业是锦上添花,这样行业也不会乱。

  金风科技内部人士也对记者表示,从发布政策看,主要针对示范项目,没有提及补贴,虽然打消了一些企业的积极性,然而从文件发布的规模和技术要求看,更多偏规范,是对刚进入微电网领域的企业设立了一个门槛。"这就使得企业不会盲目投资,考虑商业化运作,更多是从验证技术、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角度推动行业发展。"

  具体到公司,安信证券新能源研究员分析,四方股份是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微电网接入系统提供商,金风科技位于大丰的智能微网项目已并网,上述企业有望受益于新能源微电网行业发展。

  全球能源供应商正在一个崭新的世界中开展运营。能源消费者积极拥抱创新技术,并扮演着身兼能源买方与卖方的全新角色。同时,来自传统竞争对手和市场新进入者的众多威胁,也不断激励着公用事业机构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敏捷性。

  如今,电力、煤气和自来水等公用事业机构正处于变革浪潮的中心——从分布式发电和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到产品创新、颠覆性合作及市场融合。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价值观和偏好也在不断演变。面临众多的变化,能源供应商将在何处实现新的增长?如何降低成本?同时,又能通过哪些新的途径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影响未来的四大力量

  能源供应商必须对影响能源市场的以下四大重要力量——万物互联、个性化能源、不对称竞争、不断变化的监管框架——保持密切关注。

  一.万物互联。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已取得巨大进展,并共同形成一个超级互联的世界——“伙伴经济”。在该伙伴经济模式下,企业、消费者和日常设备都能以数字化方式进行交流互动。万物互联使得服务标杆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现在希望同时享有选择权、控制权和便利性。在伙伴经济下,能源供应商只有采取独具创新的思想模式和行动,不再只依赖于单一的想法、技术或组织架构,方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个性化能源。个性化能源供应的实例无所不在,包括家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解决方案、储能量不断增大额电动汽车,以及正兴起微型智能电网等等。有业内人士将此称作“能源民主化”,并且预计未来绝大部分能源都将产自于家庭,只有后备能源和大规模工业用电会采取集中化方式生产。

  伴随着能源基础设施的数字化,以及产消合一者对分布式发电和储电解决方案的采用,微电网将在未来五年取得更大发展。公用事业机构有机会决定,自身是否要参与平台维护以及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还是发挥促进本地个人间电力交易的作用。对能源供应商来说,产消合一者群体正迅速从一个有趣概念发展成为多方面的现实。

  三.不对称竞争。针对核心能源、新的产品和新服务,能源供应商正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其中既有初创的数字零售商、电信巨头、产消合一者,也包括老牌的公用事业机构。在一些市场中,传统供应商还采取了“双能源”捆绑策略(即同一家公司提供两种能源服务,如电力和燃气),为消费者提供更广泛的产品与服务。而且,由于创新成本处于前所未有的低位,新的参与者正同时打入受管制和非监管两类市场。

  虽然老牌公用事业企业在规模经济和改善能源供应体验方面具有优势,但数字化能源初创企业却能获益于自身的敏捷性和风险承受能力,而且不必承担能源交付责任。同时他们还能进行有利定位,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打造跨越各种数字渠道的无缝消费体验。对于一切从零开始的数字化初创企业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有利条件。

  四.不断变化的监管框架。在许多市场,有关价格监管、可负担性和消费信息透明度的政策变化正推动着市场变革。从全球范围来看,竞争性市场结构仍在不断扩张,很多国家均已迈出了零售市场竞争化的脚步。

  “能源互联网”成为时下热议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讨关于能源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那么,仪表行业该如何紧跟潮流,在此热潮下玩儿转能源互联网,这是该关注的问题。

  能源互联网概念

  “能源互联网在于构造一种能源体系使得能源能像Internet中的信息一样,任何合法主体都可以自由的接入和分享。从控制角度看,在于通过信息和能源融合,实现信息主导,精准控制的能源体系。”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研究员曹寅提出以上能源互联网的概念。而中国能源青年论坛特约研究员俞庆表示“能源互联网具有双重含义,第一,像互联网一样的能源网络,互联互通。第二,互联网技术能源网络。”

  能源互联网离我们有多远

  很多表计企业人士认为“能源互联网”只是个概念,如果进行实业运作,离我们还很遥远。事实并非如此,曹寅指出能源互联网的重点是:分布式发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用户侧服务。同时他预测:

  1、2015-2020年,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分布式项目、用户侧储能和能源路由器为核心,分布式能源、储能、智能电表、充电桩、智能逆变器将构成能源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2、2017-2023年,智能售电需求侧管理。以智能售电和需求侧管理为核心,随着多背景主体进入售电领域,电力交易市场机制基本建立,售电公司将由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

  3、2020-2025年,智能配电,售电和电力交易市场,加上发电主体更大的波动性,将会倒逼配电的智能进化和开放。

  4、2025-2030年,中级能源互联网。从更加灵活的配电调度,到智能组网,再到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为技术支撑的自组织网络。

  电网防黑客,这不是科幻片

  就像手机无线上网一样,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信号覆盖,都能轻松上网。未来,在4G LTE技术建立的电力无线专网覆盖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实现互联网与电网相连,客户可随时控制家用电器,也可以时刻关注自家屋顶光伏的发电情况。

  南瑞信通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力LTE无线专网解决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多客户无线接入必然产生安全问题,万一黑客入侵,电网将面临大停电等威胁。

  专业机构ICS-CERT报告称,去年报告网络攻击的公司中,公用事业公司居于前列。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2015年第四批物资单一来源(同配同价)采购项目评审工作已结束,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已确认成交人,现将成交结果公示如下:

  中国国家电网拟745亿投资尼日利亚输电项目

  近来,中国国家电网提出高达1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45亿元)投资尼日利亚国家整体电力项目第二阶段中的关键输电项目。

  中国国家电网提出首批投资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6.7亿元),此后投资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8.3亿元),以股权和贷款形式参与输电项目。这些项目将由尼日尔三角洲电力控股公司为尼日利亚输电公司建设。

  根据尼日利亚电力行业的一份现状报告,中国国家电网和其他合作伙伴,CET电力和Westron,联合起来作出了上述提议。

  现状报告还指出,在充满传输挑战的电力领域,如果尼日利亚政府能巧妙地解决了项目融资的内在挑战,那么中国国家电网的投资金额将增至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7.6亿元)。

  注:本文采用汇率1美元=6.2088人民币元

  一个崭新的世界已经到来,在中国“互联网+”的国家战略下,在工业4.0的转型中,在智能制造2025的践行中,在每一个业界人士的努力拼搏与奉献中,我们不断塑造并创造精彩。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汽车行业是市场很大、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

  截至2015年5月,全球电动汽车累计销量突破75万辆。而中国2015年1-6月就生产了7.85万辆新能源汽车。6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5万辆,同比增长3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05万辆,同比增长2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663辆,同比增长7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6218辆,同比增长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1645辆,同比增长148%。业内人士普遍预计,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将达到15-20万辆左右。

  同时,2014年,全球锂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了10012.8MWH,同比2013年增长109.39%。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锂电池产量为10.4亿自然只,同比增长为3.1%,这说明当前动力锂电池产量增速远未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高端动力锂电池产品的市场供不应求。

  在此背景下,我们预计未来十年内,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上游锂矿资源、中游关键材料与下游组装市场将迎来发展利好。同时我们也看好2015年的动力锂电池市场,预计今年动力锂电池的市场份额会达到38%,产能也将高达50亿安时。2015年小型锂离子电池的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以上,从而为全球和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企业提供稳定增长的市场基础。

  我们也看到,在2015年全球开始了动力电池技术研发与产能比拼的赛跑。传统汽车制造大佬级企业如大众、宝马、奔驰、通用、日产、丰田等,都纷纷涉足动力电池开发研究,能量密度稳步刷新,“里程焦虑”问题被慢慢解决。充电桩的布局也是如火如荼地展开,特斯拉[微博]等车企不仅在美国本土展开了充电桩的赛跑,在中国市场也开始了大跃进式的建设。“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争论被暂时搁置,新的解决问题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多地被业界探索、创新和升华。

  在储能领域,锂电池已逐步形成了市场,在慢慢蚕食着传统铅酸电池统治的天下。

  然而,在价格驱动日渐式微的同时,大幅度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新技术的应用呼之欲出。即将于本年度量产的新版日产LeafEV和通用VoltPHEV都将采用可将电池能量密度提高30%的新技术,再辅之以轻量化技术的应用,车辆的纯电续航里程都将会延长30%以上。显然,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会将电动汽车市场重新推上每年翻番的高速增长的发展轨道。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可望成长为带领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的决定性力量。

  我们认为,已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的新型电池技术的发展大致存在两个大方向:

  ①以5V级镍锰酸锂电池技术为代表的高电压方向;

  ②在保证安全系数不降低的前提下,以三元材料(NCM和NCA)电池技术为代表的高容量方向。

  这两类技术都可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至200Wh/kg以上。能看到量产曙光的、在两三年之后或将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全固态电池技术也进入了量产化阶段,这类技术可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以上,而且安全系数也将更上一个台阶。这些新型电池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相关材料技术的突破。

  【短评】如今的动力电池行业受到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长而出现需求上升,甚至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锂动力电池也在慢慢吞食着以铅酸电池为主流的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