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发电机网   请 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 行业新闻 >> 我国清洁能源发电占比首攀新高

我国清洁能源发电占比首攀新高

时间:2014-8-23 11:14:00   来源:   添加人:admin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3年电力建设施工行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47亿千瓦,跃居世界位。其中,火电8.62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69.13,35年来首次降至70以下。同时,清洁能源占比也首次突破30.

  在日前召开的2014中国能源产业协作会议上,来自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代表一致认为,能源结构调整首先要推动节能减排,加强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产业也要共同协作,破解难题。

  我国能源需要节流

  应对能源危机,发达国家主要有两种策略:一是日本和欧洲的节流,通过税收等各种政策手段,提高石油价格,节约石油消费,提高石油使用效率,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二是美国的开源,为促进经济增长,千方百计扩大并保障进口石油供应,长期维持低油价。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王敏博士表示,目前,我国每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是美国的2.45倍,德国和法国的3.65倍,日本、英国和意大利的4倍。中国的能耗降到以上国家这种水平,才能化解GDP总量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

  “解决我国能源发展问题,惟一的办法是节流。打破我国能源领域现行的行政性垄断和价格管制,同时利用市场和政府的手段理顺能源价格机制,让价格真实反映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并以此促进能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对高污染化石能源的有效替代。”王敏表示。

  但节流式的环境管制带来能源价格的上涨,会不会对民生产生影响?王敏认为,能源涨价是对环境成本的支付。虽然我国现在的能源价格从世界上看不算低,但却支付了很高的环境成本,通过居民收入增长可消化涨价压力。2003-2010年销售电价年均上涨3,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和9.4.同时,通过实施阶梯定价等措施,很大程度上可缓解环境涨价对民生的影响。

  建筑节能市场有多大

  如何节流?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建筑耗能已占总能耗30,与工业耗能、交通运输耗能成为三大“耗能大户”。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实施建筑节能,对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4年,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推动公共建筑空调、采暖、通风、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全国机关办公、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等既有公共建筑完成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

  四川恒升钢构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嘉算了一笔账:全国既有建筑约420亿平方米,每年还有16亿-20亿平方米新建竣工面积,如果新建建筑每平方米投入100-150元的节能改造费用和节能新投入,整个市场约有2000亿-3000亿元的规模。

  田嘉认为,钢结构可减少35二氧化碳排放,建筑垃圾可减少83,建筑材料损耗可减少60,主体钢结构回收率可达90,节能可达65,施工周期减少1/3,施工人数可减少60,还可增加建筑净面积8-10.我国以前是按苏联的体制,按标准设计,照图施工,设计施工是分离的,这对创新发展带来很大的限制,因此需要整合新材料、新技术等资源,国家的节能目标才可能实现。

  清洁能源不能粗放发展

  火电占比首次降至70以下,而清洁能源占比也首次突破30,这说明我国的能源结构在变化。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投入力度,攻克了一批涉及清洁能源、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相关企业也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这些关键共性技术的成功研发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但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能源生产中心和消费中心逆向分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在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华为智能光伏电站解决方案总经理许映童认为,现有的光伏电站有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包括部件成本的下降带来的质量隐患。在技术没有变革的情况下,要保持每年20-30的成本降低,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质量。“质量隐患短期内可能发现不了,但3-5年后很多关键元件的替代隐患还是非常大的,因此要从全局角度来思考和提高光伏电站25年周期内的质量、收益和后期的运维和管理”。

  北京大学交易成本经济学研究室主任陈择华认为,即便是这些新型的清洁能源,在粗放发展模式之下,也成为产能过剩的代名词。目前,新能源、光伏、未来建筑工业化产业没有形成集聚效应,三大产业过分分散。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权责也不清,且项目开发商、建筑物业主、用能单位由于利益分配容易产生分歧,缺乏长期稳定性,导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困难。

  陈择华认为,未来要在建筑和改善民生领域实现突破,形成新能源、光伏、未来建筑工业化3个产业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否则在技术和研发上很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