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已核准6个核电项目并已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多台沿海核电机组正在等待开工“路条”。另一方面,国内核电装备市场形势总体上供大于求。核电建设不能做到持续、稳定、均衡,不仅经济损失巨大,而且会丧失背景下的核电新一轮发展机遇。
连日来,在采用国际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时启动核电重点项目的消息再次引发行业震动。据了解,我国目前已核准6个核电项目并已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多台沿海核电机组正在等待开工路条。其中CAP1400示范项目山东石岛湾核电站1、2号机组主设备年内将陆续就位,三门项目3号、4号机组,海阳项目3号、4号机组,徐大堡项目1号、2号机组,陆丰项目1号、2号机组,红沿河项目5号、6号机组等均已具备开工条件。
目前我国在运核电机组18台,总装机容量1583万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1.2,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从总体上看,世界核电发展的大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在尚未找到新的稳定、清洁、可替代的能源之前,建设和保有一定数量的核电将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选择。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件后,国务院于2012年10月24日通过了《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要恢复核电正常建设,明确了2015年在运4000万千瓦、在建略超2000万千瓦,2020年在运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新目标。
不难看出,2014年和2015年将成为已开工核电项目投入商业运营以及新开工项目数量的高峰期,而十三五内陆核电的放开将打开成长空间且迎来第二高峰。业内人士保守估算,2014年新开工项目将达到6~8个,相比2013年翻倍增长。
今年以来,屡遭雷声大、雨点小诟病的沿海重点核电项目重启已箭在弦上,而按照规划,未来7年仍需新核准及开工4000万千瓦左右核电项目以达到2020年在运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核电项目的目标。以核电站单位投资13000元/千瓦来计算,如果在建装机容量的50设备交货,则未来7年预估核电设备总投资将达3245亿元;如果国产化率按80计算,则国内核电设备市场总容量达3068亿元,加上今年已有规模,到2020年国内核电设备市场总容量将超3800亿元。
我国今后每年的核电市场预期为2~3台机组,未来核电装备制造的产能必将出现放空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将会在2014、2015年陆续出现。但从目前看,国内核电装备市场形势总体上是供大于求。如果核电建设不能做到持续、稳定、均衡,不仅经济损失巨大,而且会丧失背景下的核电新一轮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