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京举行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气候问题会议上,智能电网成为双方气候合作的重点。发改委副主任表示将继续推动智能电网相关政策,寻求更多合作。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中国在长距离输电上较美国有技术优势,但中国在信息化技术、智能电表系统以及配电技术上实力不如美国,所以中美之间在技术上可以形成互补。而以特高压为组成部分的智能电网领域的合作,将由此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迎来规模达数千亿元的投资热潮。
开展示范项目促交流
据悉,在中美工作组的下,双方计划开展4个智能电网合作项目,中美两国各2个项目,分别是:中国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中国深圳前海智能电网工程、美国费城的一个智能分布式电网项目和美国加州的一个示范项目。
另外,双方将组织智能电网研讨会,并在2014年组织针对智能电网政策、规定和示范项目的赴美考察交流,并开发应用共同的评估方法学,对项目所示范的智能电网技术和应用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估。
此次入选的2个合作项目中国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和中国深圳前海智能电网工程不仅实验验证了多项智能电网关键技术,而且项目所属的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都具备开展此项目的技术储备和前期实践经验。
尽管我国的一些示范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过度追求大、新、全,没有经济核算,缺乏可复制性,决策和实施都在短时间进行,项目结束后的后续工作也较少;而美国考虑的是技术的经济性、可复制使用等,或是一些创新的技术实地检验,决策和论证时间较长,一般项目规模较小,投资也较小,但示范效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会被持续跟踪和评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专家栾文鹏告诉记者。
因此,中美就智能电网项目进行合作,有助于学习对方的长处和一些先进的理念,可起到行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