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监会近披露的437家IPO企业名单中,中电电机位列其中。这家坐落于江苏无锡的家族民营企业,在发布招股说明书前名不见经传,其控制人王建裕、王建凯兄弟在业内也鲜有知名度。
一、企业规模过小,不具竞争优势
目前国内电机市场已趋于饱和,高端市场长期被外资和国资垄断,中低端市场厂家众多竞争惨烈,中电电机作为中小型民营企业,生存环境较为恶劣。
中电电机与这些上市公司相比,企业规模、销售收入远远落后:
中电电机不仅与上市公司比不具备优势,行业知名度也非常有限:公司未能进入国家电机行业重点制造企业100强名录,只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排名靠前。
二、毛利率存疑,远超行业水平
中电电机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1-2013年度企业毛利率分别是:34.68、36.84、35.12,远高于电机行业18-24的平均水平:
毛利率偏高,让中电电机的盈利指标显得非常漂亮,但值得关注的是:中电电机既未掌握上游供应链,又未垄断下游市场,企业议价能力较弱,超高毛利率让人心存疑惑。
虽然中电电机解释了毛利率偏高主要是因为选择性接单和2012年电解铜、硅钢、普钢等原材料价格下滑所致,但原因无法让人信服:
在行业竞争激烈又无明显技术优势的前提下,中电电机有何资本选择高毛利订单?另外,原材料价格下滑虽然提高了毛利率,但同行的采购价格也在下降,从毛利率对比表中可以看到,各大电机公司2012年的毛利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在三年的时间里,中电电机的毛利率都明显高于同行?
三、下游市场萎靡,募投项目存风险
根据中电电机过去三年的财务报告显示,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大型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研发与生产,两者在销售收入上的占比超过了80.
大型直流电电动机主要应用于冶金、船舶行业,大型交流电电动机主要应用于机械、电力、矿山和造纸等行业。由于制造业普遍不景气,冶金、船舶、矿山等行业对电机产品需求疲软,再加上电机行业产能过剩,中电电机未来的经营情况令人担忧。
虽然行业产能过剩,但中电电机募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产能。中电电机计划募集资金2.6亿元,主要用于大中型高效节能电机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的建设。该募集项目并非中电电机的主营业务,而是企业进行技术储备、新品开发的单独项目,建设及生产周期较长,在短期内难以产生盈利,预计项目建成后将会在一定时期拖累财务指标。如果在项目建设期遇上宏观经济放缓、市场流动性紧张、行业进入萧条期,中电电机的财务风险将暴露无遗。
四、一股独大,存在道德风险
中电电机招股说明书显示,大股东王建裕(占股40)和第二大股东王建凯(占股36)系兄弟关系,第三大股东王盘荣(占股20)与两人是父子关系。
王氏家族占股96,即使按计划增发2000万股后,王氏家族仍有中电电机72的股份,拥有公司控制权。
市场观点普遍认为,私人资本控股使得企业经营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加之缺乏有效的约束,在决策中更容易导致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伤害。在目前上市公司暴露出的造假、不分配、肆意侵吞上市公司资产等违法行为中,相当数量是由“一股独大”造成的。
盈利指标高是中电电机的亮点,但却因为毛利率存疑而食甑生尘。其实从企业规模、市场地位和财务指标上看,中电电机更适合在中小板申请上市,在主板上市意义不大,其上市前景也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