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个开始探索市场化机制的大宗产品煤炭,在历经近20年的数轮改革之后,即将迎来价格全面放开。而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新版《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中,关于煤炭项目的规定,更让业界看到市场的决定力量会越来越大。
12月12日,2014年中国煤炭交易大会在太原举行。来自全国7000多家涉及到煤炭行业产、运、需企业在本次会议上协商明年的煤炭合同。进入电煤价格并轨的第二年,相对去年煤炭供需双方定量不定价,今年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企业自主签订了供需合同,价格在煤炭企业报价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优惠这预示电煤逐渐走上了市场化的运营轨道。
在本次大会之前,国家发改委于12月9日发布《关于指导做好2014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产运需用户均可自主参与衔接,支持供需双方签订2年以上的中长期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
业内人士积极评价称,电煤价格一旦被取消,则预示煤炭将成为国内个完全放开价格管制的大宗商品,这一趋势也预示,水、电、石油等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管制将陆续放开,还定价权于市场。
电煤谈判政府不管了
谈判话语权争夺战打响,煤企抱团涨价,电企谋划进口抑价。
国家发改委在《通知》中指出,供需双方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抓紧签订合同。煤炭工业协会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力争在今年12月底以前完成合同汇总。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司要尽快组织指导完成运力衔接。
上列表述显示,2014年将是政府不再干预电煤合同价格的年。政府的持续放权也正是说明了市场化将是一个大趋势。
金银岛分析师戴兵指出,由于是年由市场自己决定价格,现在明年的电煤合同谈判中煤电双方还在博弈,大家都在寻求一个平衡的价格。
现实中,中国电煤合同谈判从以前的依靠环渤海指数,到现在的价格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对于这个较多的选择性是否具有可行性,由于目前企业的签订价格和数量还没有公开,尚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