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发电机网   请 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 行情动态 >> 智能电网建设加快:承载绿色节能的希望

智能电网建设加快:承载绿色节能的希望

时间:2014/1/6 16:22:00   来源:OFweek   添加人:admin

  甘肃内用电市场有两大矛盾,一是新能源规模大,省内用电供大于求;二是高载能企业多,竞争力弱,经营困顿。智能工业园区承载着解决这两项困难的希望,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压力下破冰试航。

  12月28日,地处白银的甘肃新天际钢铁热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天际)供电值班长赵小军登录智能工业园区管理界面,摘录近期的生产用电数据,主管经营的厂长最关心的就是用电量的变化。

  在赵小军的印象中,厂领导从来没有这样重视生产用电数据,这种变化是在厂子里上了一套智能工业园区管理系统之后,也是在每吨钢铁耗电量降低100千瓦时之后……

  在百里之外的兰州,和赵小军一样盯着智能工业园区管理界面的是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的李乔森,他作为甘肃智能工业园区项目参与者,时刻关注了分布在兰州、白银两地的20多家用电企业,赵小军就是他在甘肃新天际钢铁热轧公司的联络人。

  主管这个项目的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化处余向前处长说,甘肃智能工业园区是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的试点项目,旨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能效管理技术,为园区企业提供用电服务,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之所以称之为智能园区,体现在用电信息的交互、负荷电量监控、分布式电源协调管理、能效分析等综合节能服务。

  智能电网究竟是什么,不同的参与者有着不同感受。

  数字电网:智能电网的基础

  新天际是智能工业园区的耗电大户,年用电量在1500万千瓦时左右,电费在生产成本中占比很大。以前,生产厂长对用电成本的关注仅限于月度电费,现在则细致到对每个大型耗电设备电能参数,赵小军根据智能园区管理系统庞大的数据库提供的用电分析报表为新天际生产经营的精益化管理提供支持。

  由甘肃省电力公司在园区先后共计投资2300多万建成的智能园区管理系统由采集控制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和主站管理系统组成。数据采集是这套系统的基础,赵小军感受最深的是:智能电网首先是数字电网。

  甘肃省电力公司在新天际厂区安装了46个智能采集电表,厂区主要用能设备的电压、电流、有功、无功、负荷、谐波等电能基本参数和电能质量数据通过通信网络系统汇集到主站管理系统。

  和新天际一样,园区的其他20多户企业也都安装了智能采集设备,不同的是,因为产品和生产流程的区别,这些企业采集的数据也包括温度、流量、压力等统计分析需要的指标。

  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主站管理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是智能园区各类业务实现的重要支撑平台,以基于EPON技术的光纤通信以及公网租用的方式覆盖园区所有用户,搭建电网公司与园区企业用户之间的高速率、高可靠性、全业务承载能力的数据通道。

  赵小军登录智能园区管理系统页面就能看到新天际厂区各项用电指标,为生产厂长的经营分析提供翔实数据。而在李乔森的电脑界面上可以查询到工业园区所有企业的能耗数据,为进一步的分析奠定基础。

  交互电网:智能电网的过程

  传统的电网是单向传输的网络,电流从发电厂流经电网到用电设备做功,完成了一次能源转换过程。在智能工业园区,用户的用电设备监控、用电数据采集、用电意见反馈都可以在管理平台上实现,网络间传输的不仅有电力流,还有信息流,不仅是单向的,而且是双向互动的。

  因此,智能电网又有了交互式网络的特点。交流互动的平台是主站管理系统,这是智能园区建设项目的重中之重。李乔森为记者演示了管理系统的丰富功能,主要包括设备用电信息采集、用电监控、能效分析、智能互动、有序用电、分布式电源接入、三维可视化等功能。

  在智能工业园区建设前期,余向前的团队对服务的20多家不同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做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保证了采集到的用电数据能够全面准确反映企业耗能变化。就像是医院里拍摄的心电图一样,企业用电数据经过主站管理系统的处理,也会形成一幅类似于心电图的诊断图形。

  通过同园区企业用电数据长期的实时监控,李乔森他们会向企业提出一套可行的节能方案,帮助园区企业节能降耗、提高效益。

  安装了主站管理系统终端的园区企业,感受到的是更加方便智能用电过程。赵小军说,以前他最头疼的是一个点上的电气故障,排查起来耗时耗力,影响厂里的生产效率。现在只要登录智能园区管理终端,闪烁报警的地方就是故障点。

  随着智能工业园区管理系统二期的建设,园区企业的增容报装就可以在系统终端上申请,省去了赵小军他们跑营业厅的麻烦。

  绿色电网:智能电网的目标

  甘肃内用电市场有两大特点,一是新能源规模大,省内用电供大于求;二是高载能企业多,用电量占全省用电量的一半。

  建设能够引导高载能企业智能用电的工业园区,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增强竞争力,促进高载能产业升级换代;另一方面可以消纳省内清洁能源,促进新能源健康发展,促进生态社会建设。甘肃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共识促成了智能工业园区的落点建设。

  智能工业园区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的试点项目,免费为园区企业安装,即便是这样,企业主也心存疑虑:你这玩意能给我省钱吗?

  一年之后,建设智能园区二期的时候,园区企业态度非常积极,主动要求多安装几个用电采集装置。智能工业园区管理系统运行一年来,企业的能耗有了明显下降。

  园区企业对电网企业提出的节能策略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最初容易接受的是不需要资金投入、调整生产时序的错峰用电节能策略。而24小时生产的新天际则在夜间用电低谷时开足生产马力,按照峰谷电价结算之后,电费有了明显下降。

  余向前说,企业可以通过设备技术改造、用电策略调整等更多的途径节能降耗。靖远中天建材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在节能的路上走得更远。这家企业在进行了无功补偿装置改造后,功率因数由原来的0.83提升至0.9,年节电量23.3万千瓦时,降低企业电费成本支出15万元。

  要说甘肃省内勇于节能降耗,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是西北腾达铁合金。年用电量18亿千瓦时的腾达铁合金2011年接受甘肃省电力公司的节能团队服务,通过更新变压器降低损耗、对短网进行升级改造、建设110千伏开关站,为腾达西北铁合金公司每年节约电量1371万千瓦时,总共节省成本548万元。

  智能工业园区一期重在建设网络,搭建框架,二期工程主要针对园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节能服务。余向前说,二期项目建成之后,我们将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多的节能方案。

  当前,智能工业园区还在试点阶段,园区之外的企业对节能服务还知之甚少,智能电网的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是雾霾深重的生态环境为节能减排提出了越来越紧迫的要求,亟需社会更多的力量参与到这项绿色事业中来,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快节能生态社会建设。